約一千五百年前,製作鐵器的技術傳入臺灣,使得臺灣史前文化進入另一個新階段。隨著鐵器等金屬器的增加,石器的數量顯著減少。除了鐵器之外,也出現銅飾、金飾及玻璃裝飾品,燒製陶器的火候較高且較為堅硬。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唐宋時代古錢,可以推測當時已有和中國大陸貿易的情形。這一時期的文化可能是原住民與平埔族早期所留存的文化。
靜浦文化主要分布在東海岸中南段的縱谷與海階,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到二、三百年前,是臺灣東部鐵器時代的代表。 除鐵器之外,也出現銅飾、金飾及瑪瑙、琉璃等來自海外的裝飾品。石器不多,陶容器趨向大型化,質地較粗厚。由於陶器的器型、種類和傳統阿美族陶器十分類似,而且遺址大多位於阿美族傳說中的舊社,因此推測靜浦文化是阿美族祖先所留下的文化,也因此又稱為「阿美文化」。 代表性的遺址有白桑安遺址上層、靜浦遺址、水璉遺址、富南遺址。
蔦松文化主要分布在臺南縣及高雄縣一帶,是臺灣西南部鐵器時代的代表。 陶器以無紋飾的橙紅色陶佔多數,還有許多陶環及陶支腳,但最特別的器物是「小陶罐」及陶製的「鳥頭形器」。小陶罐大多為黑陶,質地堅硬且表面光滑。鳥頭形器頂端鳥頭為實心,下端為空心且有一穿孔,這兩種器物應該都和祭祀有關。許多證據都顯示西拉雅族很可能就是蔦松文化的主人。 代表性的遺址有蔦松遺址、覆頂金遺址、西寮遺址、看西遺址。
大約二千年前,十三行文化在臺北盆地附近興起,後來散布到北部海岸,甚至到達宜蘭境內。 十三行文化的陶器質地堅硬,外表有幾何形紋飾,工具以鐵製作,有自行煉鐵的技術。房屋為木造干欄式建築,以種稻為生,但狩獵、捕魚、採貝仍很重要。埋葬習俗方面,流行側身屈肢葬。從出土的唐宋古錢及金飾、玻璃手環等,可知他們有海外貿易的情形。 考古學家推測,十三行文化和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有密切關係。 代表性的遺址有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