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六、七千年前,另一群人由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帶入了新石器時代文化,學者稱之為大坌坑文化。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臺灣全島(尤其是沿海)及澎湖,以繩紋陶為主要特色。約四千五百年前,以大坌坑文化為基礎,發展出繩紋紅陶文化,但是與大坌坑文化僅略有差異而已。兩者在文化內容上一直維持很高的同質性。
約三千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前,臺灣的史前文化展現出繽紛多樣的面貌。文化分化十分顯著,各地史前文化的來源與發展方向並不相同,遺址也急遽增加,從海濱、平原、丘陵到高山都有這一時期的遺址存在。這個時期已有定居的聚落,發展成部落社會,有農耕及畜牧,製作石器的技術越來越進步,也開始有製陶、紡織、編織等工藝。
「大坌坑文化」是臺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時間大約在六千多年前到五千年前之間,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海濱、河口或湖濱,是一個適應海洋、河流、沼澤等環境的文化。許多學者認為,大坌坑文化是從大陸東南沿海移入的新文化,而且是南島民族最早的祖先之一。 代表性遺址有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
大約在四千五百年前到三千五百年前之間,臺灣的史前文化由大坌文化逐漸演變到另一個階段。考古學者稱為「細繩紋陶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 這個文化廣泛分布在全臺灣各沿海地區,晚期沿河谷向內陸移動。學者按各地區細繩紋陶文化的差異又區分為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東部繩紋陶文化等。陶器表面的細繩紋是它們的共同特徵。生活型態以穀類農業為主,但狩獵及漁撈仍佔重要地位。 代表性遺址在北部有萬里加投遺址;中部有牛罵頭遺址;南部有牛稠子遺址、鳳鼻頭遺址、墾丁遺址;東部有富山遺址;澎湖則有鎖港遺址。
圓山文化是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二千多年前,流行於臺北盆地的史前文化,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來自大陸東南沿海的另一批移民。當時臺北盆地是個湖泊,人們就住在湖濱較高處,以農業及漁獵為生,並且已懂得栽種稻米。 圓山文化的器物以有肩石斧、有段石錛、大型磨製石鏟及雙口圈足罐最具特色。 代表性的遺址有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土地公山遺址、狗蹄山遺址。
大湖文化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到二千多年前,分布於大湖臺地和臺南臺地。有的學者依地域性的差異將大湖文化分為「大湖文化相」及「烏山頭文化相」。貝塚和大量使用骨、角、貝器是大湖文化的特色。 大湖文化陶器以紅、黑兩色為主。大湖文化相以紅陶較多,且常有帶狀的波浪紋圍繞在陶器唇口及頸部,而烏山頭文化相則以黑陶佔大多數,且很少有紋飾。 代表性的遺址有大湖遺址、鳳鼻頭遺址、烏山頭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