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事 蹟 |
1896 |
粟野傳之丞在台北芝山岩拾獲石器,被認定是台灣考古的開始 |
1897 |
伊能嘉矩及宮村榮一,在台北圓山發現含有石器、骨器、陶器之貝塚。 |
1897 |
鳥居龍藏先後四次來台,深入離島山地等「蕃界」地區調查,留下許多珍貴的資料。 |
1928 |
台大人類學系前身,「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開始設立,開始比較有系統有組織的考古工作。 |
1930 |
移川子之藏、宮原敦、宮本延人在墾丁從事三次發掘,墾丁因此成為台灣第一次經過正式考古發掘的遺址。 |
1938 |
淺井惠倫、宮本延人、金關丈夫調查並發掘埔里的大馬璘遺址。 |
1943 |
鹿野忠雄發表「台灣先史時代之文化層」,可說是日據時代台灣考古成果的總結。他將台灣史前文化分為七個文化層,並推論台灣史前文化的基底是來自中國大陸東南。 |
1945 |
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發掘卑南遺址 |
1945 |
日本學者陸續離開台灣,台籍學者承續日本學者的研究工作。 |
1949 |
以李濟為首的一群學者,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當時剛成立的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為基礎,接續日人的考古工作。 |
1964 |
宋文薰及張光直兩位先生分別代表台大及美國耶魯大學,以科際合作的方式進行一個台灣史前史研究計畫。此舉為台灣史前文化增加了許多新資料,並且也引進了西方先進的考古學概念和方法。 |
1968 |
宋文薰和林朝棨率領台大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的八仙洞首次發現台灣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
1972 |
由張光直先生主持,中美共同出資合作,進行為期四年的「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自然史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畫」。這個計畫聯合了考古、民族、地理、地質、土壤、動物、植物共七個學科,調查研究濁水溪及大肚溪流域的古今人地關係。這個計畫為台灣中部地區史前文化的年代及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引進了新一輩的考古學者投入台灣考古的工作,自此之後,考古學在台灣的研究方向遂漸由中國大陸地區轉變為台灣地區。 |
1980 |
南迴鐵路台東新站工程,在卑南遺址範圍內挖出大量的卑南文化遺物,從此揭開卑南遺址大規模的發掘及卑南文化的研究,工程建設及遺址保存的兩難問題從此逐漸浮上檯面。 |
1982 |
「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公布實施,此後保護遺址及文化遺物、遺跡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
1989 |
台北八里污水廠工程大量破壞十三行遺址,開始大規模的搶救考古。 |
1990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成立。 |
1994 |
中研院大力推行「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歷史語言研究所也提出一些相關的考古計畫。這些計畫標示了台灣考古學界從本土研究邁向國際化的轉變。將台灣的考古地位放在整個東南亞區域網路(含中國大陸東南)中衡量。 |
2002 |
臺灣第一座國立考古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開館,考古學家的發現及研究成果藉由博物館得到更好的保護及發展,也分享給更多人,並提供觀光及文化產業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