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失落在人間70餘年,台灣考古學界一向不知其所在的「十五份遺址」,最近經文山社大學員鄭景隆發現,讓距今2千多年前的遺址重現人間。
鄭景隆發現「十五份遺址」的過程相當曲折,連中研院史語所考古學門召集人劉益昌都拍案叫絕。鄭景隆說,去年10月,他的友人余讓堯送給他一批石器,這是其妻舅20年前在住家後面種樹,無意間挖出的石器,他們曾將石器送往台大鑑定,但因不願交代來源而無下文,這批石器因而被堆置在牆角。去年,他們要搬家才想起這堆石器,並送給擁有鐫刻專業、喜好收藏的鄭景隆。
九年來一直在文山社大修課的鄭景隆,在他老師、台大地質所博士候選人周述蓉引點下,懷疑這可能是文化遺址的出土文物,輾轉找上劉益昌,最後確認這批石器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植物園文化層的「十五份遺址」所出土,內含6件巴圖(patu)形石斧、19件網墜。而「十五份遺址」則位於興隆路一段(舊地名為十五份)順天宮左側山腰下。鄭景隆已決定將這批石器捐贈給中研院,文山社大主任唐光華也決定舉辦十五份遺址研討會,延續相關的研究。
劉益昌說,曾在「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台大人類學系前身)開課的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將15件由農夫捐贈的石斧命名為「巴圖」。他在1934年發表論文,首度提及台灣發現巴圖形石斧,並與在南太平洋等地發現的巴圖相互比較,引起極大迴響。
過去,台南仕紳多半稱巴圖為石匕或石劍,但台灣學界知道巴圖所出的「十五份遺址」者極少,連他在1994到2004年為內政部主持的「台灣遺址普查」時,普查全台多達2300處遺址時,也未查到「十五份遺址」,如今意外發現這個失落長達7、80年的遺址令人驚喜。
遺憾的是,這個發現稍晚一步,當他們趕至遺址時,市政府的挖土機已將原本墓葬群林立的現場重整,將闢為公園,如今遺址已遭破壞、現場未能再有發現。
他呼籲政府,未來在進行大型開發案時,應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文化遺址評估,免得再度讓人飲恨。
|
日期: |
96.05.18 |
文章來源: |
【2007/03/27 聯合報】@ http://udn.com/ |
參考來源: |
|
發表者: |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