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西元一九二九年,中國考古學家裴文中在周口店挖掘出土「北京人」的第一顆頭蓋骨,轟動了全世界;自從一九三七年,周口店遺址停止挖掘了七十二年以後,中國國家文物局最近已經批准,周口店將首次大規模進行「保護性清理發掘」。
北京考古學界昨舉行「周口店遺址保護、發掘專家論證會」。今年是「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八十周年,國家文物局已批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將於五月和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對猿人洞進行保護性清理發掘。
長期風化侵襲 已出現裂隙危石
據《北京晚報》報導,位於北京市西南四十八公里的周口店猿人洞堆積剖面,因長期遭受侵襲風化而凹凸不平,已出現鬆滑、空洞、裂隙和危石,呈現「上凸下縮」的不正常坡度,具有局部坍塌和落石隱患。
國家文物局批准,此次發掘面積為廿平方公尺。目的在於消除猿人洞存在的隱患,並對地層進行觀測和取樣,繼而對樣品開展系統的沉積學、環境學和年代學分析測試,了解遺址地質形成,建立更加系統、精確年代和環境變遷框架,為遺址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猿人洞位於周口店龍骨山的東北坡,是周口店遺址中最重要地點。自一九二一年發掘來,這裡發現「北京人」化石二百餘件,分屬於四十餘個男女老幼個體;出土石器近十萬件;發現哺乳動物化石九十八種、鳥類化石六十二種,在國際古人類學占有重要地位。
將研究西剖面 建立綜合數據庫
目前,猿人洞還保留有三分之一的原始堆積,是華北中更新世標準剖面,對進一步研究古人類、古地質、古環境具有重要作用。而此次發掘是一九三七年周口店遺址發掘停止後,對猿人洞西剖面第一次大規模保護性發掘研究。
中國科技部的這項研究,將透過對周口店等遺址建立綜合數據庫,掌握中國古人類資源狀況和科研潛力;建立古人類數據庫和資源共享平台的基礎框架;建立古人類化石與遺物標本、模型收藏中心,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系統的資源與數據信息。
|
日期: |
98.05.12 |
文章來源: |
中時電子報 2009/05/05 王銘義/北京報導 |
參考來源: |
|
發表者: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