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習網logo
裝飾圖 回首頁設為首頁加入最愛網站導覽 裝飾圖
裝飾圖
::: 【按鍵】考古正流行
【按鍵】考古學習區
臺灣的考古
【按鍵】考古專欄
考古好好玩
【按鍵】考古好朋友
考古討論區
  裝飾圖
裝飾圖 考古正流行   Learning Archaeology
考古情報站考古相簿
:::
 
考古情報站  
 
“南海Ⅰ號”打撈將開啟中國水下考古新紀元
 
17日,隨著打撈“南海Ⅰ號”的巨型沉井入水,“南海Ⅰ號”整體打撈正式拉開序幕。“南海Ⅰ號”整體打撈的方式為世界首創,伴隨著“南海Ⅰ號”打撈及文物的後期保護等問題研究的展開,中國水下考古也將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說,由於“南海Ⅰ號”所在海域的海水能見度幾乎為零,採用傳統的水下考古方法將文物一件件打撈出水,將無法對沉船和船載文物進行準確的測繪和記錄,必然會造成不少珍貴文物考古資訊的丟失。

魏峻介紹說,“整體打撈”簡單地說就是將沉船、文物與其周圍泥沙按照原狀固定在特殊的鋼制沉箱內,一次性吊浮起運,然後遷移到專為“南海Ⅰ號”沉船建造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水晶宮”中,目前這種整體打撈的方式在世界水下考古領域還沒有先例。

然而,魏峻表示,將“南海Ⅰ號”打撈出水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水下考古的難度一大半集中在後期保護上。目前, 海內外對於古沉船一般都是在對船體進行脫鹽脫水處理後,放在空氣狀態下保存,但這並不能有效阻止船體的氧化,很多古船因此變黑、腐爛。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南海Ⅰ號”,“水晶宮”裏將灌滿海水,通過控制海水溫度、鹽度、含氧量等各項指標,構建一個利於保護“南海Ⅰ號”的水下環境。

“南海Ⅰ號”在海底沉睡800多年而不腐爛,說明其所在的海底環境對船體有保護作用。然而,古船一旦離開海底環境,所處的深度、光照條件、水迴圈等都改變了,沉船上附著的微生物也會發生改變,環境的改變很有可能對現已疏鬆的船體造成傷害。

目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和中山大學就此問題進行專項課題研究,通過實驗得出海水的生物指標、物理、化學指標等各項數據,判定怎樣的水環境更加利於“南海Ⅰ號”的保存,為“水晶宮”的水體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對於“南海Ⅰ號”中6-8萬件文物的發掘和保護將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工程。在“南海Ⅰ號”已經出水的文物中,有金銀銅鐵等各類金屬,在壓力、海水等綜合作用下,鐵質文物與海泥、貝殼以及其他文物凝結在一起形成堅硬的凝結物,而部分凝結物又與船粘在一起,如何對這些凝結物進行分離而又保證船體和文物不受損害,這些難題一一擺在了中國考古人員的面前。

“在‘南海Ⅰ號’被發現以前,中國對於古沉船考古所採用的技術和手段都是向外國學習的通用方法,隨著‘南海Ⅰ號’的出現,中國為了發掘和保護文物,逐漸研究出了一套先進的技術方法。”魏峻說,為了配合打撈“南海Ⅰ號”,“中國水下考古科研與培訓基地”落戶陽江,“南海Ⅰ號”的整體打撈,因此被看成是中國水下考古躋身世界一流水準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日期: 96.05.21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參考來源:
發表者: 新華網廣州5月18日電(記者賴少芬 鄭天虹)
 
 
回上層  
top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聯絡我們